廣州能源所在積極進行能源科學研究的同時,還將能源科學傳播作爲己任。2003年,建立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普基地,2009年建設新能源虛擬博物館,2011年建設新能源流動展館。致力將能源科學研究成果、節能低碳理念,傳播給公衆。努力做到讓科學研究和科學傳播並蒂開花!
新能源虛擬博物館,建設于2009年。全世界的公衆都可以通過網絡進入新能源虛擬博物館參觀。在館裏,可以了解能源發展曆史,還可以深入認識九種代表性新能源,包括生物質能、太陽能、風能、水能、可燃冰、氫能、地熱能等等。
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普基地建設于2003年,由廣州能源所自主投入百萬元建立,先後成爲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基地、廣州市科普基地、天河區科普基地。基地能源科普資源豐富。你可以自己來制造波浪發電,可以坐上太陽能電動車遊覽,也可以感受地源熱泵空調帶來的夏日涼爽和冬日溫暖。
預約電話:020-87058895 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
|
|
 |
廣州能源所在2020年廣州地區“講科學,秀科普”大賽中取得佳績 |
發表日期:2020-07-20 |
作者:李靖君 |
【字號: 大
中
小 】 |
7月15日-17日,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主辦,廣東科學中心、廣州科普聯盟承辦的2020年廣州地區“講科學,秀科普”大賽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。廣州能源所研究生寇璇、徐孜晗、陳坤鑫經過廣州分院組織預賽和參加越秀區選拔進入了半決賽,其中寇璇在決賽中榮獲廣州市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及最佳笼统獎。
寇璇作題爲《“仙”風道骨》的演講,闡釋氙氣在醫療診斷領域中的重要意義;徐孜晗作題爲《小菌株,大作爲》的演講,介紹與乳酸菌作用类似的枯草芽孢杆菌;陳坤鑫作題爲《海上雄“鷹”》的演講,講述波浪能發電原理。三位選手分別圍稀有氣體的應用價值、微生物菌株、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的主題,在科普講解舞台上配合模型道具演示,應用各種多媒體手段,通過4分鍾精煉的講解,有效地向公衆進行了科學普及,同時展示了廣州能源所“能源人”的風采。
廣州能源所始終高度重視科學普及工作,于2003年自主建設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普基地。自成立以來,科普基地一直致力于向公衆傳播能源科學研究成果和節能低碳理念,努力做到讓科學研究和科學傳播並蒂開花。

寇璇作題爲《“仙”風道骨》的演講

徐孜晗作題爲《小菌株,大作爲》的演講

陳坤鑫作題爲《海上雄“鷹”》的演講
|
|
 |
附件下載 |
|